半推半就成语的释义是指心里愿意,表面却装作不情愿而勉强接受的样子,形容装腔作势假意推辞的样子,常用来形容男女之间的情爱或交际场合中的虚伪应酬,是一种既不完全接受也不完全拒绝的态度表现。
1、半推半就的拼音:
bàn tuī bàn jiù
2、半推半就的释义:
形容心里愿意,表面上却推辞的样子;也形容装腔作势假意推辞的样子,通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受到邀请、提议或请求时,虽然表面上有些犹豫或推辞,但实际上内心是愿意接受的。
3、半推半就的出处:
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一折:“半推半就,又惊又爱,檀口揾香腮。”
4、半推半就的例句:
她虽然嘴上说着不要,但行动上却是半推半就地接受了他的礼物。
5、半推半就的成语用法:
作为联合式成语,通常在句子中作定语或状语,用于描述某人在接受某事物时的态度。“他半推半就地答应了那个邀请。”
6、半推半就的示例:
在聚会上,当朋友提议一起去唱歌时,她虽然一开始有些犹豫,但最终还是半推半就地加入了大家的行列。
7、半推半就的近义词:
虚情假意(但需注意,“虚情假意”更多指假装推辞而并非真心愿意,有时带有贬义)、假意推辞、装模作样等,但最贴近“半推半就”含义的近义词可能是“欲拒还迎”。
8、半推半就的反义词:
直截了当、当机立断、一口拒绝等,这些词语都表示在面临请求或提议时,态度明确,没有犹豫或推辞。
《半推半就成语的释义》.doc
将本文下载保存,方便收藏和打印
下载文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