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尺竿头成语的解释

生辉43周前
百尺竿头成语的解释为:百尺高的竿子顶端,原为佛教用语,比喻道行修炼得很高,后比喻学问、成绩等达到很高程度后继续努力,争取更大进步,属褒义词,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。

1、百尺竿头的拼音

bǎi chǐ gān tóu

百尺竿头成语的解释

2、百尺竿头的释义

原意是百尺高的竿子顶端,比喻极高的境地或极高的成就,常用作鼓励人继续努力,争取更大进步的比喻。

3、百尺竿头的出处

出自宋代释道原的《景德传灯录·景泰禅师》:“百尺竿头不动人,虽然得入未为真,百尺竿头须进步,十方世界是全身。”

4、百尺竿头的例句

他在学术上已经达到了百尺竿头的境界,但仍然保持着谦逊和进取的态度,不断追求新的突破。

5、百尺竿头的成语用法

通常用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,形容已经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或达到了很高的水平,但仍需继续努力,争取更大的进步。

6、百尺竿头的示例

示例一:虽然他的公司在业界已经处于领先地位,但他仍然认为这只是百尺竿头,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。

示例二:她的舞蹈技艺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,但她仍然坚持每天练习,力求在百尺竿头上更进一步。

7、百尺竿头的近义词

再接再厉、精益求精、更上一层楼、登峰造极(但需注意,“登峰造极”更多强调达到最高点,而“百尺竿头”则强调在已有高度上继续进步)

8、百尺竿头的反义词

固步自封、停滞不前、江郎才尽、每况愈下(这些词语都表示停止进步或退步的情况)

《百尺竿头成语的解释》.doc
将本文下载保存,方便收藏和打印
下载文档
文章下方广告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