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葵去织成语的拼音是“bá kuí qù zhī”。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,用来形容做官的不与民争利,能够主动放弃自己的特权,保持清廉自律的品质。
1、拔葵去织的拼音:
bá kuí qù zhī
2、拔葵去织的释义:
拔葵去织原指做官的不与人民争利,葵是蔬菜名,古代以葵为冬菜;织是细麻布,古代以织为夏衣,拔掉自家种的葵菜,不去织自家的布,比喻做官的不与百姓争夺利益。
3、拔葵去织的出处:
出自《汉书·董仲书传》:“夫上之所化,若风之草,故恶政劣行,起于上则行于下,犹正影之端,表直则影正矣,夫以布衣之贱,犹有拔葵去织之节,况居位食禄之臣乎!”
4、拔葵去织的例句:
他作为一位廉洁奉公的官员,始终坚持拔葵去织的原则,从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。
5、拔葵去织的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为人清廉,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那些为官清廉、不贪不占、不与民争利的人。
6、拔葵去织的示例:
在古代,有许多官员都秉持着拔葵去织的精神,他们不仅不贪不占,还积极为百姓谋福利,深受百姓的爱戴。
7、拔葵去织的近义词:
廉洁奉公、两袖清风、大公无私等,这些词语都用来形容那些为官清廉、不贪不占、一心为公的人。
8、拔葵去织的反义词:
贪赃枉法、中饱私囊、假公济私等,这些词语则用来形容那些利用职权谋取私利、贪污腐败的人。
“拔葵去织”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成语,它体现了古代官员清廉奉公、不与民争利的高尚品质,在现代社会,这个成语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,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清廉自律,不为私利所动。
《拔葵去织成语的拼音》.doc
将本文下载保存,方便收藏和打印
下载文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