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饮马投钱"成语的摘要:该成语源于古代故事,形容人品德高尚,对自己使用的公私财物都分得很清楚,比喻为人廉洁,不占别人便宜。在饮马时自觉投钱,以示不白用人家东西,是一种自律和尊重他人财产的表现。
1、饮马投钱的拼音:
yǐn mǎ tóu qián
2、饮马投钱的释义:
比喻为人廉洁,不贪不占,原指汉代廉吏冯翊田何,每出,常于道边饮马,投三钱于水中,以示清廉不贪,后人据此典故,用“饮马投钱”形容为官清廉,不占公家便宜。
3、饮马投钱的出处:
出自《汉书·赵广汉传》中的“(冯翊)田何每出,常于道边饮马,投三钱。”后世据此引申出此成语。
4、饮马投钱的例句:
他为官清廉,从不接受任何贿赂,真正做到了饮马投钱,令人敬佩。
5、饮马投钱的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为人清廉,通常用于形容那些坚守道德底线,不贪不占的官员或人物。
6、饮马投钱的示例:
历史上的包拯、海瑞等清官,都以他们的廉洁奉公、饮马投钱的精神,赢得了后世的尊敬和传颂。
7、饮马投钱的近义词:
两袖清风、廉洁奉公、清正廉洁等,这些词语都用来形容人的清廉正直,不贪不占。
8、饮马投钱的反义词:
贪赃枉法、中饱私囊、营私舞弊等,这些词语则用来形容那些利用职权谋取私利,贪污腐败的行为。
通过以上八个方面的解释,我们可以全面理解“饮马投钱”这一成语的含义、来源、用法以及与之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。
《饮马投钱成语的解释》.doc
将本文下载保存,方便收藏和打印
下载文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