叶公好龙成语的释义指的是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,但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或喜欢它,甚至害怕它。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故事,叶公声称喜欢龙,但当真正的龙出现时,他却吓得逃走,因此用来形容那些只是口头上说喜欢,实际上并不真心的人。
1、叶公好龙的拼音:
yè gōng hào lóng
2、叶公好龙的释义:
叶公好龙是一个成语,用来形容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,但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或喜欢它,只是装腔作势而已,这里特指叶公表面上喜欢龙,但当真正的龙出现时却吓得逃走的故事。
3、叶公好龙的出处:
这个成语出自汉代刘向的《新序·杂事五》,原文讲述了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,他的家里到处都雕刻和绘制着龙的图案,当真正的龙得知此事并前来拜访时,叶公却吓得魂飞魄散,逃之夭夭。
4、叶公好龙的例句:
他口口声声说自己喜欢古典音乐,但当被邀请去参加一场音乐会时,他却找各种借口不去,真是叶公好龙啊!
5、叶公好龙的成语用法:
该成语通常用作谓语、定语,带有贬义,用于讽刺那些只是口头上说喜欢某事物,但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或喜欢它的人。
6、叶公好龙的示例:
有些人声称自己热爱大自然,但实际上却连一次徒步旅行都没有参加过,这种行为无异于叶公好龙。
7、叶公好龙的近义词:
口是心非、表里不一、言行不一等,这些词语都用来形容一个人说的和做的不一致,或者表面上和内心里的想法不一致。
8、叶公好龙的反义词:
名副其实、表里如一、言行一致等,这些词语都用来形容一个人说的和做的一致,或者外表和内心相符,没有虚假成分。
《叶公好龙成语的释义》.doc
将本文下载保存,方便收藏和打印
下载文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