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降纳叛成语的拼音

梦梦43周前
招降纳叛成语的拼音是zhāo xiáng nà pàn。

1、招降纳叛的拼音

zhāo xiáng nà pàn

招降纳叛成语的拼音

2、招降纳叛的释义

原指统治者招引投降者,接纳叛变者,现多指收罗坏人,结党营私。

3、招降纳叛的出处

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而操遂能克绍,以弱为强者,非惟天时,抑亦人谋也,今操已拥百万之众,挟天子而令诸侯,此诚不可与争锋,权据有江东,已历三世,国险而民附,贤能为之用,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,荆州北据汉、沔,利尽南海,东连吴会,西通巴蜀,此用武之国,而其主不能守,此殆天所以资将军,将军岂有意乎?益州险塞,沃野千里,天府之土,高祖因之以成帝业,刘璋暗弱,张鲁在北,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,智能之士思得明君,将军既帝室之胄,信义著于四海,总揽英雄,思贤如渴,若跨有荆、益,保其岩阻,西和诸戎,南抚夷越,外结好孙权,内修政理;天下有变,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、洛,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,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?诚如是,则霸业可成,汉室可兴矣。”其中的“招降纳叛,以图大事”虽非直接出自此段,但“招降纳叛”这一策略在古代兵法中常被提及,用以形容一种扩大势力的手段。

4、招降纳叛的例句

在乱世之中,一些军阀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,不惜招降纳叛,结果却引狼入室。

5、招降纳叛的成语用法

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,用于统治者或掌权者。

6、招降纳叛的示例

历史上,某些君主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,会采取招降纳叛的策略,吸收那些原本是对手的将领或士兵,以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。

7、招降纳叛的近义词

收买人心、招兵买马(在特定语境下,当指为壮大势力而吸纳人员时)

8、招降纳叛的反义词

深沟壁垒(指只守不攻,不与外界交流,自然也不会招降纳叛)、拒人于千里之外(形容对人态度傲慢,不愿接纳他人),但需注意,反义词的选择需根据具体语境来判断,因为“招降纳叛”的特定含义(即指统治者或掌权者的行为)在反义词中可能难以直接对应。

《招降纳叛成语的拼音》.doc
将本文下载保存,方便收藏和打印
下载文档
文章下方广告位